小龙虾到底有什么好吃?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地在美国东部,一般生活在河道、湖泊里,喜栖息于泥质地或水下洞穴里,主要食物为天敌、水生植物及动物尸体(所以肠胃里有较多未消化的食物残渣),部分个体会有少量寄生虫(异尖线虫等),但通过正常的清洗、烹调方法处理后可以食用。 由于克氏原螯虾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独特口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被引入到世界各地。目前全球已有100余个国家有该物种分布,我国除新疆、西藏外,其他省份均有该物种存在。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克氏原螯虾基因型共有30余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在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地广泛养殖;中国共有8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作为外来入侵物种,一开始的克氏原螯虾确实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比如大量夺取本地虾类饵料,造成自身营养失衡,出现性早熟,并导致繁殖能力下降;同时也啃食水草,影响水质,破坏当地生态。 但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逐渐被人们驯化饲养,发展成一种水产品资源,并有“龙虾”之称。如今,在有些淡水鱼产量较低的地区甚至将其列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饮食中也越来越追求新鲜和独特味觉体验,而小龙虾刚好符合这两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目前市面上的小龙虾大多经过卫生消毒、高温烹煮,但是烹饪过程并不能完全杀灭其中寄生的寄生虫幼虫。如异尖线虫,幼虫期可在消化道内存活,若进食不彻底或未煮熟有可能感染人体;而绦虫类和吸虫类寄生虫则可能经消化道侵入人体。故建议大家在食用之前仔细清洗,高温蒸煮,充分杀灭其中的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小龙虾属于高蛋白食物,患有痛风、肝病或是肾病的人不宜摄入过多,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