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在投资内么?
1、从历史数据来看,我国的无风险利率是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的; 下图是我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年): 下图是中国GDP增速和CPI走势 可以看到,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前,我国GDP增速是高于CPI涨幅的,所以这时国债利率是低于货币通胀率的,或者说资金是明显贬值的,因此很多人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而是选择了买房或者炒股;而2008年之后,GDP增长速度下滑,同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央行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供应增加,CPI上涨,而十年期国债利率却处于比较低的位置,此时将钱存在银行里的损失是不明显的,甚至略有收益,于是老百姓开始喜欢存款,企业开始贷款。这也就出现了近年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2、从目前的利率环境来看,存款利率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尤其是面对通涨的压力,利率下行空间有限; 而股市则一直处在相对低估的状态,A股整体估值水平只有10倍左右,远远低于30倍的合理估值水平;另一方面,人民币汇改以来,美元不断升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中美利差处于历史较高位置,这一方面给国内资产价格带来一定的上升压力。
3、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要摆脱“储蓄—投资”的尴尬,需要做到两点:第一点是购买合适的理财产品,第二是要改变思维——把储蓄变成投资。 “买理财产品”实际上就是选择专业机构进行资产配置,通过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降低风险同时提高收益;而“改变思维方式”则是要让“储蓄”这一传统概念变为“可投资”的观念,让老百姓认清理财的本质,发挥财富的杠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