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钧的明星?
“钧”这个字在《康熙字典》里的解释是:「今俗作均,非」;现代的字典里也认为「钧」就是「均」的异体字,并注明了「通假」。「钧」是个古字,现在基本不用了。 用搜狗输入法打「JUN」第一字就是「鈞」,可见其使用频率之高。用五笔打字的话,「钧」的拼音是ju1n。 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古人造字时,「钧」上面是两个竖笔画,下面是一个「贝」字形(详见图片)。 后来,上面的两条竖笔画合并成了一条。 这条新组成的横笔画上面,又加了一个上面的偏旁部首,变成现在的「均」字。 从「钧」到「均」,就是一个“变形记”。而且,古代人的字体比现在的字体要苗条许多,所以“钧”和“均”看起来差不多。
由于现在电脑中字的字形大多来源于宋体字或是仿宋体字,而这两种字体的“匀”都写成左右结构,因此导致现在的电脑字库中的“钧”、“均”二字混淆。而手机输入法的编码设计都是参照字库里的字体排列的,当“钧”“均”混用的情况下,就造成了手机上出现的“错误”。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繁简转换的时候也会看到类似的“变形记”——由简入繁,或者由繁入简。
比如,我们输入的“你”字,其实是“妳”的小篆形体,而“祢”则是“你”的古文字形。 “泥”字,繁体是“坭”,而简体是“泥”。 再比如,“齐”字,繁体是“齊”,简体是“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