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为什么要扔起来发球?
首先明确一点,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就是英国的发球机项目,因此这种把球抛起来的发球方式也是起源于此的。 当然现在这种发球方式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严格了,很多职业选手为了追求发球的突然性,也会做一些其他的变化,比如把球放在桌上弹起,又或者放在地上用脚踢高来发起球(这个我只在央视直播里看到过王皓用过,而且不是每次都能踢到球)等等不一而足,但是不管怎么样,这项运动最初的方式还是由英国人发明并传承下来的。
我打乒乓球时间也不短了,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有打球,但真正让我去接触并了解这项运动的却是《乒乓球》这本书和电影,作者杨承志是民国时期的一位国手,本书通过回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学打球的经历,带领我们去回顾这项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当时人们如何打乒乓球的情景。 在书中第一章“我从小时起”中,作者就介绍了他儿时学习打乒乓球的过程与感受,其中就提到了发乒乓球的方式,现摘录一段:
“我们打的乒乓球是从一个玻璃缸里抽出来的……这球十分珍贵,一场比赛只许发两个球……” “我们的教练先教我们发球,发上旋球、下旋球,直线球、斜线球,还有扣杀和高吊球等。开始练习时,我们每人有两块球,打完这两块球,才能换人。后来熟练了,一块球可以打好久。最精彩的莫过于直落七局而不失一分,那是最高荣誉,会赢得全队热烈的掌声……”
可能现在的孩子很难理解当年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没有现在的乒乓球机器、乒乓球拍,乃至乒乓球,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那时的孩子们来说,一个乒乓球可能要花上几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去练习,打个十几个小时可能也就打了两三片球,所以每得一分都格外激动,认真防守或者进攻每一板球,因为谁都不知道这一分会对未来的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这就是这项运动最初的本来面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