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联盟结局什么意思?
曹丕称帝,加害曹睿等宗室重臣,并大肆诛连甄洛一家,以立威之名行专制之实; 曹睿即位后,封司马懿为太傅,带剑上朝,参议大臣; 大典令高堂隆建议立太子,被司马懿称赞有识见,向魏明帝举荐,后任为大鸿胪; 孙休时,封司马懿为丞相,晋爵宣王; 孙休死,司马懿与张翼、蒋济等秘密商议后,假传遗诏赐死吴国尚书令孙歆; 此后司马懿逐渐掌权,独揽内外大权; 王凌、毌丘俭等人作乱,皆被司马懿平定; 蜀汉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却多受后宫外戚干涉,相位不能稳定; 魏帝曹芳亲政后仍受母氏干政之苦,太后何晏恃宠而骄,与司马懿矛盾突出; 魏帝曹髦对此深有感触,认为历史上的昏君大多是因为宫闱不肃、外戚擅权造成的,因此对这一现象极其警惕; 而此时司马家族已经渐成势力,内外关系盘根错节,难以动摇——这就是所谓的“势成骑虎”。 这时候司马懿如果选择退让,就会像王凌一样被冠以上书诽谤之罪;如果他选择下台,那么他就如王衍所言失去了一切。于是司马懿选择了前者,一方面假装生病,辞让职务,另一方面又暗中布置,铲除异己。 他首先利用皇帝赐给他的宝剑,杀死大将军王凌;后又与太尉王孚等共同谋划,逼皇帝下诏废黜太后,以绝后患。 在铲除太后一党之后,司马懿开始逐步将矛头转向了另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世家大族。他先是诛灭公孙渊的余党,巩固自己的地位,然后借故将尚书郎高柔等贬为官奴,又以“坐免官罪”将太子太保王凌之弟王昶流放边疆。
当然,最著名的还是司马懿发动的“士林风波”——这场风波看似是由于中书令李福询问身后事引起的,实际上却是司马懿一手策划的。他把李福问到的话告诉了太子曹爽和太傅蒋济,有意要引起他们二人的恐慌。果然二人见到李福之后,李福把这个问题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 这件事如野火燎原,迅速席卷了整个京都士林。朝中大臣人人自危,不知有多少人家收拾行李准备逃亡。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司马懿出面制止了这场风波,并以皇帝的命令宣布了大臣们“无罪”。但谁都知道,这是司马懿的权术手段,这场风波的真正源头是被罢免的高柔等人。不久,这些人被召回京师,再次拜为尚书令和中书监,一切仿佛都恢复往常一样。然而,这一切都只是表面现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