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雾化作用是什么?
雾化的原理是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通过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达到治疗的目的。 临床上常用的雾化药物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肾上腺素能和激素类药物等。这些药物主要用于缓解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病情。
1.支气管扩张:当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时,可通过雾化吸入给药,尽快控制感染;或用于预防发作时的紧急治疗;对长期持续吸烟造成的肺部损伤,也应定期进行雾化吸入,防止气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2.止咳祛痰:对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痰液分泌量多并伴有喘息的患者,使用雾化器将药液注入气流中形成气雾,直接喷入患者咽部及气管内,可使气管内的痰液易于排出,解除喉头痉挛,使吞咽困难者及时恢复进食。
3.预防并发症:对于呼吸困难患者,可使用喷雾器喷出氧气与药液雾体混合形成含氧量高的雾滴,进行雾化吸入,以改善通气功能。还可预防呼吸道感染,如保持口腔湿润、清洁,减少细菌定值;每日雾化吸入药物,可预防呼吸道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药物都能通过雾化器直接吸入,一些药物需要先溶解在液体里,通过雾化器的加压,才能变成雾状,进入人体发挥作用。并非所有的药物都可以用作雾化,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雾化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