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禁止哪些兴奋剂?
国际奥委会禁药名单(2014年7月更新版) 注:本列表依据《奥林匹克宪章》和《奥林匹克运动会药品规程》制定,并定期更新的。 兴奋剂分类:
1. 兴奋剂A类:指能够产生直接兴奋效果的药物。
2. 兴奋剂B类:指能够选择性影响神经递质、神经传导或激素系统的药物。 对两类兴奋剂的定性: 根据对机体产生的生理作用,任何能够识别的化合物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因此可以将兴奋剂分为四大类: (一)刺激甲状腺素合成和释放的化合物;
(二)选择性地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化合物;
(三)作用于下丘脑和脑垂体,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的化合物;
(四)其他作用于代谢途径的化合物。 在具体分类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机制将兴奋剂进一步归类为不同的小组。 例如,组胺是参与过敏反应的介质,属于B类兴奋剂。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则是直接激活肾上腺素的受体,属于A类兴奋剂。 丙咪嗪能刺激催乳素分泌,而苯海拉明则阻断其作用,二者合用能提高催乳素水平,属于B类与A类的复合制剂兴奋剂。 而非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吗氯贝胺能同时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发挥抗抑郁、兴奋神经的作用,也属于B类的混合制剂兴奋剂。 此外还有一些复方制剂兴奋剂,在此不一一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