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是什么生肖?
“清明”是节气,也是节日。作为节气,它是农历三月节;作为节日,它在公历4月5号或6号。从节气上来看,此时天气变暖、降雨明显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彻之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说,“春分后十四日,斗指壬,是为清明。”
古人将节气划分为十二个节气和中气,每个节气十二天,每个中气十天。这样划分是为了方便对气候进行观测和记录。以清明为例,前一个节气是惊蛰,后一个节气是谷雨。 作为节日的清明,与寒食节有关。
汉代之前,清明主要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没有特殊的节俗。到了唐代,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还增加了踏青和秋千等活动。宋代以后,清明上巳节的内容更加丰富,踢蹴鞠、拔河、放风筝等娱乐活动加入其中。明清时期,清明上巳节的习俗基本定型。到今天,我们看到的清明节的大部分习俗都是在那时定型的。
在今天的二十四节气里,清明处于仲春与暮春的交接处,这个交接并不是瞬间完成,而是有一个渐渐变化的过程。在清明前后,往往气温升高较快,但雨水量并未达到春季平均水平。
在我国古代,南方地区人们会在立春节气就进入农作状态,而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冬小麦也在立春后就进入了返青阶段。所以,从气候变化情况来看,在立春过后,气温回升快,但降水偏少,容易导致出现倒春寒。而在清明前后,气温继续上升,降雨明显增加,也正是作物生长所需要的重要条件。所以,从气象条件来看,非常有利于春耕春种。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