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维修基金怎么用?
一、什么是公共维修基金 公共维修基金,是指专项用于住宅公共部位和公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更新、改造的资金。
二、公共维修基金怎么用 公共维修基金的使用范围主要是保证物业共有部分的正常使用,以及维修、更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房屋外墙(包括山墙)、屋面、电梯等共用的设施,需要大修或者中修的;
(二)楼房的基础、承重结构、柱、梁、楼板、屋顶及外墙面等的维修、加固;
(三)水暖电气等设备(不含太阳能设备)的更换、维修;
(四)小区内的道路、照明、监控、排水、绿化、围墙、宣传栏等公共配套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
使用公共维修资金时,业主大会可以先制定相关的使用方案和预算,报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用于指定项目的支出。对于超过规定标准或未经规定程序而擅自使用公共维修资金的,业主可以请求撤销;造成损失的,责任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于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使用条件的项目,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拨付公共维修资金,已经拨付的,责令限期退还。
三、哪些费用应从公共维修资金中支出 根据建设部等九部委《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下列费用应当列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范围: (1)物业区域内,由业主共有且需维修养护的区域涉及的各项费用,包括楼道(含电梯)、房屋外墙、屋面、上下水管道、雨水管、监控系统、消防系统、道路、绿化、围墙、路灯、广场、休闲椅等项目的日常维护保养费; (2)属于住宅共用设施设备的电梯、消防设施等的定期检查、维护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