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采访科技企业家?

能昭珍能昭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采访过李彦宏,张朝阳,曹政等创业者,也采访过分众的江南春,3M的中国区总裁,还有中车在电机的领导(这个不算是企业家,但是算是有代表意义的职业) 采访前会看一些这个人的背景资料,然后准备一些问题。

在采访中,除了看这个人怎么回答问题之外,还会注意这个人说话的语速,神态等等,因为一个人的语言习惯是非常容易暴露他的心理活动的。 我发现当被采访的人面对一个问题,犹豫了半天,支支吾吾说不清楚的时候,其实他心里是很没有底的,他对这个问题是不是真的懂或者是不是真的有过思考是有点担心的,因此我会顺着他的话继续问下去,让他把没想清楚的问题想清楚。

另外,如果被采访者很自信的时候,我也能感受到,比如张朝阳谈他创办的搜狐的时候,那种意气风发的感觉真是挡不住啊! 而对于比较谦虚的被采访者,我也会采取比较“强势”一点的采访方式,比如问李彦宏为什么百度能做得别人做不到的事情,问张朝阳为什么搜狐能够成功?——其实是在他们最得意的时候,看看他们能不能稳得住。

当然,有的时候我也会问些“傻”问题,主要是为了探明到底这个人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以此来判断这个人的人品和情商,毕竟,聪明和无知只在一念之间。 不过,我很少问很刁钻古怪的问题,主要是不喜欢问那些没什么意义而且只会显示我自己很聪明的人的问题。

公冶佳文公冶佳文优质答主

随着科技行业在国内的飞速发展,与科技类企业相关的信息和新闻越发成为媒体关注的新焦点。其中,采访到在该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企业家,用他们的经历来印证整个科技行业发展的轨迹,也变成众多媒体人希望达成的目标。但是相比传统产业,科技类企业一般更加年轻,规模也相对较小,企业家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也相对不高,所以对刚踏入该领域的新媒体人来说,完成一次有质量的科技企业高管或企业家的采访并不容易。以下笔者结合本人从事媒体工作多年,特别是近三年在《财经》杂志从事科技行业报道的经验,谈一谈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总结。

一、确定你的目标及资源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新闻从业者在进行任何一次采访前都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确定你的报道主题

即思考你要向你的读者传递什么信息。对于科技行业来说,虽然近年来的创业大潮涌现了众多模式创新型公司,但其本质上仍然属于技术性行业,具有门槛高、深奥难懂、注重专业性的特点,因此如果想要撰写一篇能吸引读者眼球且具有一定阅读价值的好报道,记者必须在采访前完成选题构思和素材准备等工作。比如,是否要对企业业务模式进行解读分析?是否存在与创业者个人经历相关的感人故事?是否存在与行业技术进展相吻合的前瞻性观点?对于不同主题的报道,要采取不同策略展开调查报道,所以确定主题是记者采访前最重要的核心准备工作。

2、确定你的采访报道对象

对于科技企业家的采访,报道对象的选择和确定需要记者有较强的敏感度和广泛的信息来源。比如,如果你的主题是关于互联网创业模式创新的,可能你就应该选择初创公司中的创业CEO来进行采访;如果你的主题是关于云计算的技术应用与前景,就应该选择技术型高管来作为报道对象。而且,由于企业家大多由于日理万机,所以往往都时间安排十分紧张,因此在确定采访对象之前,必须准确核实对方是否有时间接受你的采访。而对科技企业来说,一般负责市场和公关的人员是最方便提供企业信息的人员,找到他们,并请他们转达要求,得到企业高层的同意后,再商讨和确定具体时间。

3、确定你的采访报道资源

即确定你的“人脉”信息来源。科技行业涉及信息量大,技术更新速度快,如果想要撰写有竞争力的报道,光凭对相关企业的采访很难完成,所以要扩大信息渠道,寻找更多“内线”或“前成员”。比如,你的前同事或同学可能就刚好在一家有采访价值目标企业的同级甚至下级岗位,又比如,你的老客户可能就刚刚离职了某家目标企业,由于没有了岗位限制,他们可能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在和你交流的过程中“坦白”。所以,记者应该珍惜每一个拓展“人脉”,积攒资源的机会,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二、充分准备和预演

对于科技企业家的采访,事先的准备和预演是最重要也是最能体现一个新闻记者水平的两个环节,因为一般来说科技企业家的时间都非常宝贵,所以你必须尊重他们的宝贵时间,保证你能用最短的时间问出最有价值的问题。而且,要获取有“干货”的信息,对采访的预判和模拟是非常必要的。

1、充分准备,深度思考提出的问题

在确定好主题,也得到了企业家的首肯之后,记者要在开始前就着手准备撰写采访大纲。采访大纲的撰写要有章可循,要符合人们说话的思维逻辑。比如,对于一位新近创业的科技界CEO来说,一般比较合适的提问大纲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请他介绍下他的公司现状如何?现在员工人数、公司规模、以及盈利模式和目标客户分别是什么?”也就是对这家公司基本情况的介绍;第二部分是“对于创业公司来说,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是什么?公司内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如何与大企业进行竞争?”也就是对企业当前困难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要如何获取资金支持和开展人才建设?”也就是对于企业资源获取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对于未来,你有什么规划?未来三到五年公司的发展规模或目标是什么?是否有什么具体规划?”也就是对企业远景展望的问题。上述四个部分从当前公司基本现状到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挑战的问题,再到企业发展的问题层层深入,循序渐进,而对一个陌生的企业家来说,采用这种比较传统的“鱼钩递进式”提问方式也有便于快速打开话匣子,引导企业家进入畅所欲言的最佳状态。

在采访大纲准备好之后,记者要对企业家的背景信息做广泛搜集。一般来说,首先最便捷的方式便是阅读这家企业发布过的所有官方新闻稿,并且看其是否曾在其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