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为什么出台工资帽?
中国职业体育联赛发展二十多年来,一直靠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逐渐成长,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制度上的问题。在篮球方面,CBA与NBA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俱乐部的盈利性,这直接导致球队竞争力的不同以及球员待遇的不同。而CBA公司成立后推出的各项新政,如球员交易的新规、球员备案制等,都是为了限制俱乐部过分的盈利需求,而工资帽的推出则是限制俱乐部盈利率的最直接手段。 近年来一些俱乐部依靠高薪从国外引进大量超龄球员,这些球员除了个人技战术能力较强外,其职业素养也较为低下。在场上场下都极不尊重对手和裁判,甚至对球迷谩骂,辱骂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场内伤病史也令人防不胜防,极大影响了比赛的正常进行。
同时过高的工资也使得CBA的薪资结构失衡,低薪球员难以留得住人才,而高薪球员又缺乏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联赛的竞技水平,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必须对CBA的薪资结构进行调整。所以可以说,是市场和资本的过度扩张造成了今天的局面,而工资帽的推出无疑是治标又治本的举措。当然,限薪并非杀鸡取卵,联盟在扩大规模和吸引投资的同时,必须寻求平衡。
对于已经拥有CBA球队的城市来说,他们可以聘请外籍教练,利用外援加强球队的实力,提高比赛的竞技水平,刺激观众看球的热情。但是对于那些还没有拥有一支CBA球队的城市来说,情况就有点不一样。在这些城市组建新的CBA球队,一方面可以丰富当地球迷的篮球观赛选择,另一方面也能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只是这样一来,就需要那些已有CBA球队的城市让出一部分收益来满足这些新球队的开支,帮助CBA公司完成薪资结构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