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五行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这两天正好在和学生们讲《六爻》和《鬼谷子》,所以正好借机说说这个“逆”字。 先来说《周易》中的“逆”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逆字在《周易》中一共出现了58次(我自己数的,也许不对),其中60%出现在《乾》、《坤》两卦中,也就是说出现频率还是很高的。那这里面的逆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来看《周易·乾·文言》中对“九五”的解释: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大人”就是领导人,“九五”在这里指君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王处于飞龙在天的时候,有利于见到大臣。
那什么时候利于见臣下呢?《周易·坤·文言》给出了答案: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其色橙黄而理自外达。此所以阳承阴,女从男也。故曰'利见大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当君王能够身居中央、不偏不倚的时候,才有利于见到大臣(也是这个道理,否则的话,君王东倒西歪的,怎么和大臣交流呀?!)。这里的黄色,是古人根据自然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因为很多人种都是黄色的皮肤)。
既然黄色代表中正,那么逆反黄色,自然是偏激的、不正的。所以这里就引申出第二个含义: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二’,德位俱仲,故称'大人'。” 九二这一爻是阴爻在上面,表示此时还没有形成统率的权力,但是德行却是表率群伦的。因为尚未统率,所以还不能称为“君”,只能称为“大人”。
到了“九三”这一爻,已经接近上卦了,所以有君王的势力了: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则‘无咎'。何谓'无咎'?‘君子’能“以刚健自强”,做到以上两句话所述,没有过错的危险了。” 我举的这些例子可能不够准确,但是大概的意思就是这个样子了。我这么解释一下,应该能看懂了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