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为什么要和税制?
现在中国很多改革都是在利益再分配,所以会触动很多人的蛋糕,导致出现各种反对声音。这次房地产税的征收也是如此。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目前中国的土地财政是多么依赖卖地收入,2017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是3.64万亿元(实际应该更多)。这笔钱干什么了? 修高速公路、铁路、机场不用钱吗?建学校、医院不用钱吗?搞科技、教育、民生不用钱吗?给国企补贴,给老百姓发补贴不用钱吗? 这笔庞大的资金流动到底经过什么样流程呢? 首先,地方拿到土地出让金后,要缴纳25%的土地增值税,这个税直接上交到国务院金库;然后,地方政府要用这部分土地增值税加杠杆,从央行那里贷款出来(通过发行债券形式),用来建设基础设施等公共支出;最后,这些公共设施建成后,地方政府用这些资产经营收入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
当然,最后这些钱还会层层摊薄。 但不管如何,这笔税收最终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地方的经济发展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 然而,如果开征房地产税,上述资金流转的过程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房地产税是一个地方税种。
在现有土地财政体系下,政府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获得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这部分收入属于非税收入,不归中央调拨,全部留在地方使用。而一旦开征房地产税,则土地出让金就变成了房地产税,作为地方税种,要上缴中央一半,留给地方的仅仅是相当于现在的土地增值税。
对地方而言,一方面要缴纳更多的土地增值税,另一方面又要征收更高的房地产税,两重压力之下,势必会减少基础设施的信贷需求和额度。这对正处于高速发展中,需要大量基础建设投入的中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所以可以预见,如果房产税开征,将会是对楼市的又一次重磅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