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科技和谁重组?
2015年8月6日,深圳国资委发布《关于深赤湾港务集团调整股权结构的批复》(下称“批复”)称,同意将深圳市属国资企业—深赤湾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赤湾港务”)17%的国有股权无偿划转进入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投控”)。而此前的6月19日,深投集团刚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取得赤湾港务43%的国有股权。
至此,作为深圳市市属重要国企之一,赤湾港务的国有股权全部被划入深投控旗下。 而此前一天,即8月5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公布核准由保税科技等股东设立的江苏瑞银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简称“瑞银公司”)发行不超过10亿股股份。据记者了解,此次瑞银公司IPO募资所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三个项目,分别是洋山四期集装箱码头扩建工程、洋山三期集装箱码头工程和宁波大榭集装箱码头改扩建工程,分别占募集资金总额的39.9%、29.5%和9.9%。 值得注意的是,在获得核准前一天,上交所曾向瑞银公司发出监管函,指出其在申报过程中存在重大财务错误,可能涉及重大信息披露瑕疵等问题。对此,上交所认为应充分重视本次财务差错可能带来的风险,提醒投资者关注相关风险,并充分提示相关风险。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刚刚完成整体上市的保税科技,为何要折中选择部分股权与瑞银公司进行重组呢? 业内人士分析,这很可能是因为目前保税科技的资本金不足,难以支撑其继续扩张的需求;同时,由于目前的业务体量与资产状况,也达不到再次实施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条件。基于现状的考量,先选择以部分股权与瑞银公司进行重组,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不过,对于此次重组是否会给双方带来预期的效果,业内亦有不同的看法。有观点认为,虽然从表面上看,此次交易能够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但实质上却有可能得不偿失。因为航运业作为一个竞争性行业,随着未来原油进口放开以及自贸区的推进,行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可能不会得到明显改善。此次交易或许能够短期的稳定企业的业绩水平,但从长期来看,仍然很难从根本上扭转亏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