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车是不是心理作用?
我小时候很崇拜一个叔叔,他经常开着他的吉普车在乡间小道上玩,我也坐在副驾上一边听着音乐和故事,一边看着窗外风景,感觉晕车这种事根本不存在… 后来自己学开车练了几次,也是不觉得有晕车这种病,还自我怀疑是不是从小缺乏锻炼导致身体敏感度不高。直到有一次去西藏,同行有人晕得特别厉害,直接趴在座椅上。因为海拔高,气压低,含氧量低,所以我也没什么不适,只是偶尔头晕一下。
回到平原后,过了几个月再去云南旅行,还是坐那人的车,在云南那种盘山公路上山,车上的人全部狂吐,只有我不晕(但我也没多吃东西)。我当时还以为自己免疫力提高了,不会晕了,特别自信地坐在副驾上,还跟师傅开玩笑,说自己不晕车真是个奇迹!没想到没过几年,我就开始晕车的毛病了,现在都记得第一次坐出租车时紧张又期待的心情,真是不堪回首。
于是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以前不晕是因为年龄太小、记忆错误?还是我特别厉害完全不需要克服就能自然不晕?还是说我的身体素质已经下降了所以才会晕车? 我甚至开始觉得自己可能得了什么绝症,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唉,简直不堪回首。
后来我终于认识到一点:不是我不想克服晕车,而是我无法克服晕车。因为我并不是司机,我并不需要依靠驾驶技能来获得价值感(例如拿本、考驾照),况且我对车本身也不感兴趣。于是乎,我虽然拥有司机的证件,却从来没有开过车,也不会主动去驾驶任何车辆——当然,我也从未觉得这对我有什么影响,我只是选择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已。
也许我的故事并不能代表所有人,但是我希望我能用自己的经历证明:晕车真的是一种生理反应,而不是简单的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