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几画五行属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正好我前段时间写了一篇关于五行与周易关系的文章,发在了自己的公众号上,链接在此 (直接翻到结尾有彩蛋哦) 平几这个名称,是现代的人对于《易经》这部经典著作的称呼,在古人眼中,这部典籍其实是“平几”——“经”本来就是指“线装书”的意思,而“易”字在古文中有两种写法,一种是 “日月”之“日”,另一种就是“文字”之“文”,所以“易”的本义其实就是“梳理”或“编排整理”的意思——所以“平几”也就是把乱麻一样的《易经》理成一捆捆的线条,便于记忆和查找。
那么从“平几”二字来判断,《易经》这部经典,应该属于水属性。 因为“平几”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左边的偏旁均为“水”部,且都有“木”旁,所以《易经》属水的观点,也就应运而生。 实际上也是这样,《易经》的核心思想就是阴阳、五行,所谓阴阳,其实本质上就是水火,而五行也是基于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存在的,所以《易经》属水是合理的推论。
然而,如果仅仅依据“平几”二字的结构就认为《易经》属水,那未免也太简单粗暴了些,毕竟有很多古籍的封面都是用篆书写着的,比如《周礼》、《仪礼》、《礼记》等,这些典籍的“封几”难道也是水属性吗? 其实,判断一部典籍的属性,不能单凭书的封面或者名称来判断,而要仔细观摩其中的内容。
《易经》的内容包括卦象、卦爻辞以及系词传等等,其中卦象部分全是阳卦(乾)、阴卦(坤)的组合,也就是说全都是由纯阳卦、纯阴卦组成,而纯阳卦、纯阴卦的属性,在《说卦传》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乾坤两卦既是阴阳之道的象征,同时也代表了天地,所以《序卦传》中说: 坤卦在上,代表地处于高处,而乾坤二卦相叠,犹如山高水险,所以《大象传》中又说: 山上有水,自然草木茂盛,所以《易·既济》中又有言: 可见,《易经》中的内容全都是围绕天地自然这一大背景来展开论述的,而其中的阴阳、五行都是在这个大框架下的附属品,因此《易经》的属性,应该以天地为主,阴阳为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