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间接融资占到多少?
这个问题问得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划分是依据是不是通过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来完成。如果以金融中介是否参与为划分标准的话,那么所有的融资方式都可以归为两类: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所谓直接融资,是指企业直接与债权人发生关系进行的融资;而间接融资则是企业必须通过金融机构这个中介与债权人发生关系进行融资。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就不难看出,在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建设中,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货币市场,实际上大部分企业的融资都是间接融资,而且这种间接融资主要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资金融通。
根据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资金中,来自银行的融资占比高达约84%。 事实上,我国的金融体系一直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为主。不仅企业融资离不开银行,居民个人和企业理财同样需要依托银行。从某种程度上说,银行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扶持商业银行的发展,包括放松银行股本扩张的限制、开展外汇买卖业务等。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商银行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金融结构的调整。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依靠市场化手段进行融资,从而减少对银行的依赖,实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