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旁五行属什么?
“正”,简体字“正”(Zheng)的繁体字为“的正”(Zhèng),《说文》作“正”,小篆字形。从“止”、“一”,表示“站得端正”之义。东汉许慎认为:“正,直也。”又认为:“正,征吉反。”“一”是“唯一”的意思;“止”,意为“行动”或“行走”。用“止”来比喻“行路”,是指人走路时不偏不倚,非常端正。所以“正”字本义就是“站得端正”,这是“正”的字形演变过程。
现代汉字中,“正”的繁体字“的正”仍可表“站得端正”之义,如“站立”、“正午”等;而简化字“正”,则专指“直行”、“正当”和“正确”,前者有“正直”(a.行为正直;b.性格直爽)、“正方”(形状正方的物体),后者有“纠正”、“扶正”、“正音”等。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中,“正”还常做“ㄓㄥˇ”的声调标记,读(zhēng)时,表示“端正”、“正派”等;读(zhèng)时,表示“真”、“真的”。
而在普通话中,这两个读音已经合并为同一个音——“ZHENG”——表示同一意义——“真的”。 此外还需要说明一点,上面谈到“正”的古文字形体是随象形文字发展来的,有的古文字字形中,“正”与“止”互借偏旁。如战国楚简中的“正”字,与“步”字同形;秦代石刻中的“正”,又常作“止”。“正”的异形字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