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衣无缝指什么生肖?
“天衣无缝”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描写人物非常细致、严密,没有漏洞,也引申为说话、做事、想法等周全妥当,没有任何纰漏。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天衣”,一个是“无缝”。
首先来看“天衣”是什么。在唐代时期,人们将衣服分为“天”“地”“人”三等,其中“天”级服饰是最尊贵华丽的,而“地”级服饰次之,最后才是“人”级服饰。
《南史·五行志》载:“梁武帝制《孝经》,亲书写经送寺,衣用‘天衣’缝法;今‘绫’字以‘绫’名者,取此意也。”意思是说,梁武帝亲自抄写《孝经》送给寺庙,使用的布料是“天衣”。什么是“天衣”呢?就是当时最为贵重的丝绸。
到了宋代,出现了“丝”、“绫”之分,“丝”一般指单丝的细绢,而“绫”则是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的斜丝纺织品。宋人欧阳修在《卖市锦》中提到,“卖锦之人不知其名,而曰‘世新’;买锦之人不知其姓,而曰‘张司’。”这里的“世新”指的是织造工艺精良,而“张司”则指的是售卖价格公道,可见,在当时,优秀的蚕丝制品是可以和良田相媲美的。
到了元代,有了“绫罗绸缎”这种说法,而且得到了百姓们的认可,成为老百姓口中统一标准的“高级布料”。明代时,“绸缎”开始特指丝绸,而“绫罗绸缎”也就变成了“绫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天衣”其实就是丝绸,而这种丝绸应该是纺织工艺精湛,质量优等的丝绸。
那么,什么样的丝绸才能算得上上乘之品呢?据传,乾隆皇帝曾将福建生产的丝绸赐给大臣,并特意告知,这种丝绸是采用“蜀锦”制造的,希望大臣们好好享受。然而,大臣们得到的丝绸并不全是“蜀锦”制造,因为按照乾隆的指示,只有三分之一的是“蜀锦”(当然,三分之一的“蜀锦”已经很多了),其他的都是普通丝绸。
至少在乾隆时期,四川的丝绸不仅品质极佳,而且产量极大,因此才有“蜀锦”和“蜀缎”的说法流传至今。 “无缝”又指什么呢?这里指的是裁缝技术高超,做出来的衣服没有缝隙,就像“天衣”一样。其实,这也是对裁缝技术的最高评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