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是什么生肖?
首先,我并不认为这是道教的问题,因为道教的起源和老子有关,而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按照子丑寅卯排下来,应该是兔子。但是,从现代生肖学的角度来讲,又和地支相合,所以应该算是子鼠。 从古代起源来看,古人观察物候来推测节气变化,用于指导农业生产。而动物在冬天眠去,到了春天会醒来;种子在地下潜伏一个冬季,到春季发芽生长。古人以动物的活动时间和植物的生长周期与季节相对应,用来标识节气变化,从而划分年度周期。
《周礼·春官》记载“仲冬,教仆人,尚声。……右之,命工师令民作鼓,击之以节社稷,及祭祀,致百鬼。”(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农历十二月,教仆从学习敲鼓,右边那列的工人则负责制作。用鼓来伴奏祭祀以及驱逐鬼神。) 可见,先秦时期的“岁首”并不是现在的正月初一,而是立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子鼠应该更准确一些。另外,从老鼠喜欢打洞,夜间活动的习性也能找到依据。
那么,为什么后来的农历新年不是按立春开始算呢?这要说到西汉武帝时期了。 据载,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汉朝的司隶校尉袁盎和梁孝王刘武的孙子刘歆因为“非议奉郊祀”(也就是对天子亲自祭天礼的质疑),遭到贬黜。两个人都觉得自己受了冤枉,很委屈,于是上书辩解。其中,袁盎的上书是这样说的—— 臣闻春秋冬夏,四时之道。今朝廷至于十月,东方朔曰:‘春气始至’,天子亲率群后以迎日,质明出城,日未行三十里,而百官皆废职务,守路旁。……日中,天子至甘泉,遇大寒,河冰壮固,夜磨刀修戟,手拿肉脯,欲以劳军。
这段话的关键词是有“日中”,也就是中午。从现代科学来看,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出现在正午前后。而从古代经验来看,也是这个时间点温度最高。人们把冬至作为“岁首”,也有这个原因在里面。
同时,袁盎还在上书中引用了儒家经典《尚书·尧典》中的话——“平旦,虞舜在南向,敷奏,备极详明。”“平旦”其实就是指“黎明”。如果这句话的意思能理解到位的话,那么,将“平旦”与“日中”并提,显然是不合适的。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汉武帝时代的“新历”(也就是后来沿用至今的阴历)是以冬至作为“岁首”的。 而东汉郑玄所著的《礼记·月令》中也提到了“日冬至,阴阳终始,周而复始。”说明冬至作为“岁首”一直延续到东汉乃至魏晋南北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