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联系多位老师?

罗婧洋罗婧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本人20考研,本科工科三跨文科。 由于专业特殊且不想考本专业(因为太坑)所以选择了学校唯一的文科专业(因为人少好考)。

1.先说说专业课,我是从七月份中旬开始准备的专业课。

首先,我买了专业书,虽然只有两本但是很厚!

其次,我买了历年真题,虽然只有近5年但是题目很难。(因为不是统考且不公开答案) 最后,因为我报考的学校是985所以找该专业的本科生要了重点考点。(因为考试范围不确定所以最好能找到往年的试卷和真题,哪怕只是部分,因为出题的重复率还是很高的)

2.再来说说公共课英语。英语我准备了听力、阅读、作文和其他。 听力我建议有时间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听听VOA、BBC,当然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听以前的旧题。 我当时听了近年的题然后做了一份详细的笔记。

阅读我是从四月份开始练习的,大概做了十年左右的真题。我是从05-15的五年真题分三年做了一遍然后再做的近两年。每篇阅读都写了长篇解析。

作文我是暑假才开始准备的,看了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然后在考前自己总结了一篇文章,主要是各种话题的句子和模板。小三门我也没有忽视,因为平时积累的好词汇在完型上帮助很大,而新题型我是专门看了一个视频掌握了技巧最后轻松拿下。

3.最后是公共课政治。我是暑假开始看肖大大的书然后做题,除了16年后的选择题我都刷了至少两遍。

后面出了肖八肖四我每天都看新闻然后背诵里面的知识点。最后冲刺的时候我买了腿姐的和任燕翔的讲义来背,然后看了腿姐和肖大大为今年形势划的重点。

总之,多了解信息总没有错,这样你才有更好的目标去努力。如果你已经有了目标那就更没错啦。加油!

喻鹏承喻鹏承优质答主

其实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你跟这位导师的关系有没有到需要他对你进行额外帮助的程度——或者说,在复试面试的时候他对你的印象有多深…… 如果是的话,那直接去就好了呀! 如果不是的话,那就还是别去了吧… 这事儿没有别的折中的办法…… 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很多人在遇到这种事的时候都难以抉择和判断。 所以我建议你先看看这个问题下其他人是怎么做的(虽然大多数人都选择不去)——如果大家都表示要去,你也去好了;如果大家都不建议你去,那你就也乖乖按大家说的那样做就行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