悫五行属什么?

戴乐戴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字是“悫”,读què(去声)。 说文解字对字的解释: 谨悫(què)也。从立,苦声。段玉裁认为许慎的解释有误:“谨悫也者,谓谨悫之状如立也;非训谨悫为立也。谨悫者,守身之道,故引申凡行不苟谓之悫。” 所以“悫”的本义是谨持貌、谨慎恭敬貌。由“谨持貌”又可以有“严谨,诚实”的意思。 “敬慎”的“慎”就是小心谨慎的意思。 因此“恭谨”“谨慎”“谨慎小心”中的“谨”都不是此“悫”的含义。

《汉书·高帝纪下》注引应劭曰:“信厚笃貌……”即今文定本“笃实”。 《释名·释言语》:“悫,恪也。言恪持不失,无妄动也。” 《史记·项羽本纪》:“项梁乃祖述兵法,凡十二篇。当此时,诸侯皆反秦师,项氏亦起江东。”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卷二:“按:李延寿云‘祖述兵书’,则其事不妄……然则以汉初所传者,战国时事耳,‘汉家方略,何独异乎?’” 晋杜预注《左传》及《春秋经传集解》多引用《军志》之说,而其《春秋左氏传序》称“魏武王与曹公俱临官渡,留曹公后将军典领兵部,军中颇疑惧,操教曰:‘此吾同父弟也,虽疮面可念,而军事正急,云何以虑念废事!’于是遂无虞恐矣”,可见汉魏以来,尚有此书流传于世。 唐孔颖达等人作《五经正义》时仍引用了其中的内容。 《旧唐书 · 刘晏传》载刘晏上表奏议有云:“伏见天下屯田,有二顷者,有四五顷乃至十顷者,各使种粟,以赡军旅。臣窃惟屯田之利,国有所饶,若得粜粟于远戎之域,可以获利。” 清陈元龙撰《格古录》记有南唐内府所藏漆器、铜器等品评,其中有“贞观内府黑漆碗”,足证唐代尚存有此书。

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4版第938页也有此条释义并例证: “在西汉初年成书的《战国策》里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一个楚国人想出卖宝剑给越国人,他先问对方是否喜欢剑,越人回答说‘我越国人喜欢的是直的,不是弯的。’楚国人便取下随身佩戴的直剑献上。又问越人是否喜欢直剑,越人说‘我喜欢的是拙的,不精致的。’楚国人只得摘下随身佩戴的质朴但精致的长剑献上去。结果两个人都未能卖掉自己的剑……” 这个小故事里的楚国人,大概很有些‘投机倒把’的经验吧。

轩辕欣依轩辕欣依优质答主

“悫”字,简体笔画18划、繁体笔画20划;五行属水。 《康熙字典》解释如下: “悫”字的部首是立部,部外笔画16画,总笔画25画。

“悫”字的基本含义为恭谨、忠实谨慎之意。其详细释义包括以下这些内容:

一、表示朴实、忠厚等义。如“朴淳”“纯固”“愚拙”“憨实”“敦厚”“淳朴”“诚笃”“老实”“蠢笨”“质朴”“纯朴”“浑厚”“粗疏”“鲁莽”“直爽”“憨憨的”等等。

二、表示敬重的意思。例如我们形容一个人很有礼貌的时候说这个人很“有教养”“谦逊有礼”“温文尔雅”“知书达礼”或者用“举止得体”“落落大方”“规规矩矩”“循规蹈矩”来称赞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