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足球怎么下柱?
2014年巴西世界杯,德国VS葡萄牙的比赛,第85分钟,德国队获得前场右侧角球机会,穆勒将球开到禁区,佩佩因为放铲犯规而被红牌罚下! 此时现场导播给了一个非常特别的镜头——在葡萄牙门将雷纳托-索阿斯身后,有一个圆柱被架起来,这个圆柱高度约为两米三,直径只有四十厘米左右,并且从上方还拉了根绳子固定住整个圆柱体。
比赛进行到这个时候,这个圆柱才刚刚被架好,但裁判并没有任何叫停比赛的意思…… 这个圆柱,是一个“虚拟的立柱”。当它不存在时,这个球门可以完美运转;可是,一旦它出现,它便是一个绝对存在的障碍,而球员们必须想办法绕开这道障碍物。 所以,这就是一场考验球员们智力的“斗智斗勇”之战。 而最终的结果是: 德国队连续两次传中,都被葡萄牙后卫用头解围……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懵逼呀? 那么现在让我来为大家解释一下吧~ 这个“圆柱”是由一个叫做CubiSport技术的团队设计的,它的原理很简单: 当球飞向球门的时候,CubiSport系统会计算出球的飞行路线和球门的距离以及角度,然后由电脑生成一个“虚拟立柱”,并将这个“立柱”投射在一个架高且透明的屏幕上。
而在屏幕的背后,则放置着一个真正的球门——只是,这个球门没有任何障碍物或门槛而已(如下图)。 这样,电脑就可以根据球员们的站位、对手的门将动作等信息对球门里的情况做实时修改与调整啦~ 这项技术已经获得了专利,并且在2007年的欧洲青年锦标赛上首次投入使用哦~
但是,为什么这项技术会在这次比赛中亮相呢? 因为这次的2014年巴西世界杯,正好有一项特别的规定:禁止“手抛界外球”。 而且这种规定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球员在比赛中出现违规掷界外球的情况,就会被裁判直接出示黄牌警告一次哦~ 但问题是,这样的规定让原本就很容易出现死球情况的定位球变得更加困难了起来。 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ubiSport公司专门研发出了这项新技术。